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0章(1 / 2)





  郭氏摆摆手,“不必了,如今皇后娘娘对我的意见大了,别说两成,翻倍也休想讨了好去。”

  “我今儿进宫,倒是无意中帮你谋了个差使,只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吃苦的心,”郭氏定定的看着儿子,大同那地方,又冷又干,还要跟军汉跟鞑子打交道,若不是实在没办法了,她也舍不得儿子去吃那样的苦。

  “娘你只管说,儿子从来都是怕没事做,不怕事苦,”如今杨家连郑皇后都得罪了,就算是顾贵妃愿意帮忙,只怕有魏国公府拦着,自己也休想如愿了。

  “大同知府出缺了,你可愿意去?那边是康王的天下,我往康王府跑一趟,想来老王妃会给我几分薄面的,你去了,大同镇的总兵官,也不会太为难你,”郭氏将自己的打算向杨华隆和盘托出。

  杨华隆的脑子已经迅速的转了起来,母亲郭氏看来是靠着康王府了,这样也好,与其在太子跟昌王之间猜测,倒不如靠着个实权王爷,只是康王不倒,长兴侯府就没有眼前之忧,而自己到底不是正牌子出身,去大同,没准儿还是另一条路呢!

  “儿子愿意去,”杨华隆一拍大腿,“原本儿子一心回京,也是想着常年在外,没有功夫在母亲跟前尽孝,可现在,”他起身在杨华峰面前跪下,“又要叫大哥跟几位弟弟受累了,是我不孝-”

  “你这是做什么?快起来,母亲刚才不是说了,咱们兄弟几个,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,如今杨家咱们这一辈,可就看你的了,何况大同又那么苦,倒是我得谢谢老二你了,”

  杨华峰也是头一次听说杨华隆要到大同做知府去,自己高卧京城,却叫弟弟为了侯府的前程去拼,杨华峰觉得自己真是枉为大哥了,“都怨哥哥没本事,给你添不上什么助力!要不,我明天跟你嫂子去她娘家一趟,再请定国公出面周旋一二,看看能不能将你留下京城-”

  “是啊,当初大哥拦我,是我太意气用事了,只想着自己的一腔热血,反而连累了两位兄长,”杨华哲的眼眶微红,干脆也跪在杨华隆跟前,“其实二嫂说的对,是我连累了二哥-”

  ☆、第65章 六十六归还(五月三日)

  六十六、

  杨骄被杨清玉忽然的恶语吓了一跳,这么尖刻的话居然会从一向温婉和气,自诩大家风范的杨清玉口里说出?不过人家两姐妹置气,她旁观就好。

  “姐姐这是做什么?”莫氏一直重病在床,小莫氏手段又不足,因此一直也没有查出来当初这庚帖到底是怎么拿错的,可杨清玉却一直在怀疑杨眉,对她的态度再没有好过,杨眉心里有怨,奈何是妹妹又是庶出,加上心里有鬼,在杨清玉面前,根本挺不起腰子。

  杨清玉鄙夷的盯着杨眉,“我做什么?你心里清楚!!”

  杨清玉转头看着廊下站着的彭氏,高氏,何氏三个,不屑的向杨骄道,“这么冷的天儿,几位太太都不在屋里呆着,也不怕冻着,骄娘妹妹也赶快挑挑,将来住哪个院子-”

  “我们在侯府里有自己的院子,西府这边儿么,自然要交给大伯母安排,”杨骄毫不客气的将杨清玉的话顶了回去,“不过大祖母这些年在西府大兴土木,没得伤了风水,不然也不会落到今天境地,只怕将来大伯母还得好好整治了,才能再住人进去。”

  这盛京城中,不袭爵的子孙,历来分的都是浮财,可莫氏硬将侯府分了一半出去,明明就是欺负祖父跟祖母心软,可现在杨清玉还是一副你们欺负人的嘴脸,杨骄可没有那么好脾气了,“等到了河内府,整个老宅子都是你们的,清玉姐姐想怎么住就怎么住,那才叫随便挑呢!”

  “你,”杨清玉到现在也无法接受自己一房被赶回河内府的事实,被杨骄这么一激,登时变了脸色,伸手就要往杨骄脸上打去。

  “你想做什么?”杨骄怎么可能叫杨清玉打到自己脸上,抬手架住她的手臂,狠狠的甩到一旁,“清玉姐姐也不小了,若是掌掴族妹的事情闹出来,只怕回到河内老家,也得在祖祠里呆上一阵儿了!到时候,就算是清玉姐姐为大祖母守上三年的孝,也洗不干净你的名声了!”

  杨清玉这样的女人,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名声了,而莫氏这些年,苦心为她经营的也就是名声了,杨骄看着杨清玉惨白的脸,冷冷一笑,当初西府踩着侯府上下的尸骨成了新的“长兴侯”,杨清玉姐妹自然也跟着受益,这一世,付出些代价也无可厚非。

  “骄娘,我,我是太担心祖母才会……”杨清玉被杨骄的话刺在最痛之处,握着生疼的手腕向杨骄赔罪。

  西府从来都是这样,你硬她就软,你弱她就强,这杨清玉不愧是莫氏亲自“教养”出来的孙女儿,尽得莫氏真谛啊!

  只要一想到她去为高英送行的时候,高家的惨状,杨骄就无法冷静下来,当初的杨家上下,只怕还不如高家来的体面,而西府这些人,却踩着亲人的尸骨安享荣华,“你太担心你祖母,便向族妹动手,难不成今儿我挨了你一巴掌,大祖母便能痊愈不成?清玉姐姐这一会儿人一会儿鬼的,所图不过与你瞧不上的眉堂姐一样罢了,只是你的骄傲又叫你不屑于我低头,可是怎么办呢?你若是放下你真正侯府嫡女的身段儿,来求我一求,没准儿我心一软,便去跟祖母说一说,留你在侯府不要回河内去了。”

  杨清玉万没想到杨骄会看颇她心底最隐密,最不能诉诸于口的心事。当初莫氏在她耳边说的:都是听她的话,好好跟着嬷嬷,女先生将世家女子所学的一切练到最好,将来才可以在京城中大放异彩,被贵人相中,嫁入高门,为西府争上口气。

  可是现在,就像杨骄所说的那样,她要跟着父亲回到河内去,之前所有的付出跟努力,顷刻之间,化为泡影,杨清玉都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到底会通往哪里?

  因为跟着莫氏丢了大人,荣威侯夫人龙氏也撒手不再理会杨家,杨清玉跟杨仁谦几次登门求助,龙夫人都推说过年太忙,只送了些药材过来,无奈之下,杨清玉又几次往韩家递帖子,希望能得到韩书雪的原谅,都石沉大海。

  连武明春,姜卉这些人,她都想到了,也都送了信过去,结果,根本就没有回音,她派去的人,连这几家的门儿都没有进去。

  杨骄看着杨清玉娟秀的脸上飞速变幻的神色,轻笑道,“只可惜啊,刚才的话我都是骗你的,就算是你求我,我也不会叫祖母留你在侯府的,因为在我眼里,西府所有的人,都是喂不熟的白眼儿狼!!!”

  “杨骄你莫要嚣张,像你们这种心狠手辣的,一定会遭报应的!”杨清玉那一丝刚刚升起的希望,瞬间便被杨骄阴冷的话语给击了个米分碎,不由又羞又恼,大声冲杨骄喊道。

  杨眉在换庚帖的时候,怎么也不会想到等着她跟哥哥的是这样的命运,可是这世上却没有后悔药来卖,现在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攀上杨骄,如果她开口,说想留自己在侯府陪伴,没准儿她就会有另一种命运了,可她在一旁听了杨骄的话,便知道自己这条路是走不通了,可还是堆起笑脸儿来跟杨骄说好话,“骄娘你不要跟大姐计较,她这些日子,也是因为祖母的病,太过忧心,难免就急躁了些。”

  不论杨眉现在再怎么跟杨骄示好,杨骄也不会有丝毫心软的,这种胆大心黑的姑娘,还是陪着杨清玉的好,“我知道了,眉堂姐你跟清玉姐姐是嫡亲姐妹,以后还要多多开导她,免得清玉堂姐想不开,一味的钻牛角尖,再想不开-”

  莫氏终是没有熬过新年,第二天天还没亮,西府的杨奉便来报丧,他们府里的老太太,殁了!

  也是都是意料中的事了,何况西府莫氏给侯府带来的只有麻烦,她死了,别说侯府这边,就连西府那边,也都松了口气,杨华伟亲自带着三个儿子换了斩衰来报过丧之后,杨华峰兄弟几个,也都换了衣裳,侯府上下去了喜色,到西府这边儿来帮忙。

  郭氏辈分在那儿,每天也不过过去坐坐,后来干脆称病不再过去了,将一切交给了王氏。

  王氏堂堂一个侯夫人,又如何肯亲自下身去帮着小莫氏料理杂事?何况两府这近二十年都称不好和睦,因此差事下派,每日都是何氏带着几个侄媳妇过去,也顶多是来了客人陪着说上几句话,帮着小莫氏照看一下,根本没有一个愿意真正帮忙的。

  所幸杨家这次得罪了韩皎的事已经传遍了盛京,大家避之不及,除了实在躲不过的,如荣威侯府,小莫氏的娘家,跟长兴侯府,其他的顶多遣了仆妇过来替主家吊唁一下,奉上丧仪,匆匆而去。

  杨清玉经此一事,又被杨骄一通奚弄,彻底绝了那点儿见不得人的心思,倒是瞬间长大了许多,知道外头的人都是靠不住的,而母亲又是个懦弱的性子根本立不起来,便每日陪在小莫氏身边,操持家事,外头则交给杨奉夫妻,这样一直熬过了头七,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错。

  杨奉过来跟杨华峰商量了,将莫氏的灵柩暂放在城外的庵堂里,只等过了十五,西府举家扶灵回乡。

  虽然西府跟侯府已经分了家,但莫氏终归是杨华峰几兄弟的嫡亲伯母,他们是要为莫氏服上一年的齐衰的。

  杨华峰还罢了,左右也是个闲职,可杨华隆跟杨华林就不一样了,这一年之后,谁知道又是什么光景?若是大家刻意把他们忘了,这再等着起复,只怕就都到猴年马月了。加上身上还有差使的杨仁宁,杨仁桂,莫氏虽然死了,还是将侯府众人给害了一把。

  “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,这孝,谁也不用为她守,”颐寿院里郭氏看着垂头丧气的几个儿子,一拍桌子道,“我就这上折子承情,莫氏不配为我杨家妇,侯府跟西府分家二十年,我的子孙不为她守孝!”

  能不为莫氏守孝自然是最好的,杨家几兄弟对当年的事都记得清楚,没一个真心愿意为莫氏放弃前程的,可郭氏上折子,管用吗?“母亲,万一礼部不准呢?”

  “你们都先准备着,真不准了,我就上金銮殿上承情去,”不为儿子的前程,就为自己心中的不平,郭氏也决定要争上一争,“不是还有太后吗?我递折子请见太后娘娘!”

  杨骄也在考虑莫氏的死,她这一死不打紧,等于又害了侯府一次,若是没有杨华隆去大同的事,杨家子弟就算是为她守个孝,然后在家里避上几年风头,也是个不错的选择,可周承辉给的这个机会,于杨华隆,与杨家,都是一个希望,一个家族想要兴旺,光靠后退保本儿,族里在朝廷上无人,那一切都是空谈。

  心里有了主意,杨骄便往西府莫氏的灵堂去了一趟,给她上了一柱香,不论前世,还是今生,侯府都没有丝毫对不起莫氏的地方,可她却害的自己的亲人受尽苦楚,自己再做什么,都是她应得的报应!

  彭氏的禁足因为过年,已经被郭氏解足了,可等杨华隆的任命一下来,她就彻底疯了。于她来说,跑到大同那种风吹日晒不说,还有可能丢了性命的地方,还不如在绵阳天高皇帝远的,当家作主来的好。

  杨华隆现在最懊恼的就是莫氏死的不是时候,因为毕竟有丧在身,母亲郭氏不好到康王府去,“你哪儿来的那么眼泪,不是跟你说了么,那边虽然苦一些,可却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,这两年凡是在康王手下的,但凡请功,上头就没有留中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