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分卷(43)(1 / 2)





  安太妃笑了笑,想吃就吃,没有毒,你是长公主喜欢的人,我不会害你。

  明姝咽了咽口水,点头道谢后就小心地端起甜汤,甜糯的感觉就像咬了一块绵软的云层。

  明姝,我有几个问题你据实回答,回去后长公主问起你也不用隐瞒,算不得什么大事。安太妃先开口,语气不轻不重。

  细细打量着小姑娘,她恍惚看到了赵澜的影子。

  几年前,秦棠溪带着赵澜去见观里,在暗中她见过单纯的小姑娘,性子与明姝相似。

  没有了赵澜,倘若再阻止,她不敢想象以秦棠溪的性子会做出什么样大逆不道的事情来。

  太妃您问,我不会告诉殿下的。明姝小心回道,大胆地看向太妃,心里是害怕的,倘若太妃觉得她身份肮脏配不上殿下该怎么办。

  你倒是聪明。安太妃道,小姑娘谨慎,她也不用多说,直接道:你喜欢殿下吗?

  喜欢的。小姑娘怯懦道。

  完蛋了,肯定觉得她不配。

  你喜欢她哪里,权势吗?安太妃语言犀利。

  明姝一怔,殿下性子好,哪里都好,与权势无关的。

  性子好?安太妃微有惊讶,怜悯地多看她一眼,秦棠溪性子越发差了,以前对小皇帝言辞温软,不时还会教导几句,现在见面不是怼就是冷言冷语,对皇帝都没有什么耐心,对寻常人更是如此。

  实在谈不上性子好。

  她叹息道:那是你未曾见过殿下性子差的一面,明姝,我只一言,你若喜欢她,那么便将她放在你的心上。倘若有一日,她没有权势傍身,落入尘埃,你也要记住今日说喜欢她的话。

  殿下为何会落入尘埃?明姝惊讶,一双眼睛瞪圆了,殿下是有大难吗?

  人不会安逸一生,会有大难临头那日,就像你,你在逆境中为殿下所救,这就是你的难。你的难是殿下替你挡了过去,那么,她的难也希望你能挡。这样,你才可说是喜欢她,懂了吗?安太妃语气清和,徐徐引导。

  我明白了,您在为将来着想。不论殿下是否有权势,我都会与她在一起,生死不离。明姝郑重点头,抱着对殿下的敬重与喜欢之心做保证。

  小姑娘明眸善睐,言辞间可见几分良善,与信安王淡泊的性子倒有几分相似。安太妃自己想着,但心口总觉得不安,将明姝扶上位,到底是对是错?

  皇帝对长公主的忌惮欲深,这场战争不知谁会赢。

  简单对话后,明姝高高兴兴地走了,临走还顺了一碗甜汤给殿下。

  回到卧房后,长公主穿着家居服靠在窗下,手中多了一支桃花,容颜端庄,素雅矜持。明姝探首后就端着甜汤走进去,殿下,喝甜汤,可好吃了,太妃说是自己做的,味道可好了。

  秦棠溪微微回神,小姑娘顾盼神飞,显然很高兴,太妃同你说什么了?

  都是家常话,我只当太妃会嫌弃我,未曾想,她一点都不介意我的出身。明姝舀出一只绿色的汤圆递到殿下的嘴边,开心道:您尝尝、您尝尝。

  秦棠溪侧首,按住她的手,道:可曾说了什么伦理之事?

  伦理?明姝狐疑,细细回想太妃所有的话,认真回道:没有,只说喜欢就喜欢,将来您若有难,就让我为您挡着,还说了些您的喜好,就没有了。

  秦棠溪心神不定,闻言后只觉狐疑,她没有嫌弃你便好。

  母亲与王妃两人意思不同,母亲认可,只怕王妃处过不去。

  母亲孤寂多年,若是因她而毁了与王妃之间的关系,岂非是她的罪过。

  殿下,不吃吗?明姝记挂着汤圆,太妃说了务必给殿下尝尝,她将汤圆往前递了递。

  秦棠溪无动于衷,她轻轻将汤圆咬住,俯身靠了过去。

  汤圆抵着秦棠溪的唇角,软糯感将她思绪拉了回来,小姑娘漆黑分明的眸色漾着水色。

  碧水下一览无余,澄澈分明,就像明姝的心思,一眼就能看透。

  汤圆将两人的距离拉得更近,明姝屏住呼吸,用舌尖将汤圆往殿下口中推了推,亟不可待。

  秦棠溪唇角动了动,咬下半颗汤圆,熟悉的味道让舌尖发颤,眼底深处一片暗沉,伸手扣着明姝的指尖。

  明姝将剩下的半颗吞入口中,神色中漾着欢喜,殿下,甜不甜?

  秦棠溪面上并没有欢喜的情绪,反而带着不安,明姝急得推了推她:太妃说殿下喜欢汤圆的,我以后给你做。

  不必了,我很久都不吃了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明姝:甜不甜?

  半路杀出来的代王:我只吃我媳妇做的。

  明姝巴巴地看了一眼:不和你说话。

  代王不死心:我媳妇做的最好吃。

  明姝:闭嘴,我不认识你。

  代王:哦,我是你前辈。

  感谢在20210320 21:59:35~20210321 21:05: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  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Sheep 2个;

  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清池20瓶;阿娜2瓶;

  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  第49章 闲散

  可是太妃说你喜欢。明姝好奇。

  人都有喜欢的物体,过上一阵就不喜欢了。秦棠溪抬手,纤细的指尖拂过明姝的下颚,明姝嘻嘻笑了两声,反倒往她怀里扑,那你喜欢我,可会过上一阵就不喜欢了。

  或许会吧。秦棠溪心不在焉,母亲的选择让她惶恐不安。

  母亲并非是循规蹈矩之人,素来也是最不看重规矩之人,先帝夸过母亲性子坦率,可今日这般坦率得有些奇怪了。

  她抚着着小姑娘脸上的软肉,愈发想不通母亲的打算。

  想不通倒也不会太纠结,横竖明姝还小,过上几年也是可以等的。

  皇帝处,她也给了机会。

  就看皇帝的选择了。

  翌日,太妃离开洛阳,回道观去了。

  王妃闻讯后,亲自追出城门,却未得相见。

  回来不久后,王妃上奏为平儿正名,赐封临阳郡主的头衔。

  过了端午节后,襄平郡主非要搬入公主府居住,甚至主动提及婚嫁一事,长公主没有答应。

  到了秋日里,朝廷清扫秦淮的逆党战败,灰溜溜地转回洛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