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八十九章秦冠麟酸了(1 / 2)





  “这样也行。”大家觉得这个提议不错,连连点头。“那你也加入管理团队吧!如果碰到方向性的问题,也可以帮大家出些主意。”

  有了明确的目标,赚钱其实并不难。

  但是大家总觉得谢秀文看问题比大家深远,如果有她担任助理或者老师一样的职责,那中间出问题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少。

  “要我出力,当然没问题。”谢秀文就是想通过这个,跟大家建立起联系,自然不会反对。“以后大家一起赚钱,一起成功。”

  说到这里,大家发现刚才只顾着说话,都忘了喝酒吃菜,于是再端起酒杯开始碰杯。

  今天这次聚会,原本是庆祝秦冠麟乔迁之喜,没想到话题转移,变成了一起投资赚钱。

  不过这是好事,有这根纽带在,大家的关系只会越来越亲密。

  特别是几个身份远远不如秦冠麟和吴泽远的好友,通过今天这个机会,算是真正上了他们的大船。

  如果家里人知道,只怕会非常高兴自己孩子有这个机会。

  因为太过兴奋,大家喝得有些多,每个人的脸都变成了猪肝色。

  好在晚上不赶时间,收拾好桌子上的东西后,又烧水泡茶端上来,边聊天边醒酒。

  “听说谢小姐以前在鹏城的外资公司上班,看来学了不少东西。”章斐感慨地说了一句。

  在座各位,不管是出生还是学历,都比普通人高出不少,谁不自负?

  今天跟谢秀文一席谈之后,才发现彼此的差距。

  难怪那么多人想出国留学增长见识,原来国外的环境跟国内确实不一样,单是企业内部,就能让一个年纪女孩子,学到这么多东西。

  如果在国外生活八年,那还得了?

  “外企确实很锻炼人。”见他们把自己的能力,这样解读,谢秀文笑了笑,没有解释。“那边没人情可言,做不出成绩,就会被淘汰,所以得拼命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,才有机会出头。”

  这样讲其实也没错,国内几十年计划经济下,大家习惯了吃大锅饭。

  即使今年已经是改革开放十周年,很多人对管理的理解,依然停留在开会做报告上。

  有的会有的报告不能省,因为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沟通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。

  但是内地大量的管理人员,把这个当成工作重心,那就成了笑话。

  自己的能力,跟原主在合资企业学的管理无关,主要还是前世几十年经营自家的食品公司,锻炼出来的能力。

  不过这个不能说出来,他们误会反而更好,自己不用解释能力的来历了。

  “那我们到时请一些在外企工作过的人,来公司担任管理,肯定有好处。”有人提议道。

  这样聊到晚上九点,酒意散得差不多了,于是大家开始告别。

  又定下下次聚会时间,具体商讨公司的管理制度以及投资计划。

  等所有人都走了,屋里只剩下秦冠麟和谢秀文。

  “我也得走了,程程这时候该睡觉了,我回去看看他。”经过今晚的交流,两人的关系突然暧昧起来,再呆在这里,有些不合适。“你也早点休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