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妃医天下第17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臣妾参见母后,参见贵太妃!”皇后福身行礼。

  皇太后皱着眉头,“阿鑫出了这么大的事情,为何不通报哀家?”

  皇后解释道:“母后请息怒,臣妾只是怕惊动您老人家,怕您担心。”

  “都这么严重了,哀家能不担心吗?”皇太后疾步走过去,上了台阶,也没看跪在地上的子安,掀开凉席进去。

  看到了无生气的孙儿,皇太后泪水滑落,“好端端的,怎么会变成这样的?刚才听得宫人来报,说他是死里逃生的,这到底是什么病?”

  院判上前,“回皇太后的话,梁王殿下,是羊癫疯发作!”

  皇太后勃然大怒,“胡说八道,他是皇室子孙,怎可能有这种邪病?是不是诊断有误?”

  院判见皇太后震怒,慌忙跪下,“皇太后息怒,臣与诸位御医一同诊断,确定是羊癫疯。”

  令贵太妃冷着脸走过去,环视了在场的人一眼,冷冷地问道:“谁是夏子安?”

  子安心中咯噔一声,跪着回答:“回贵太妃,臣女是夏子安!”

  看来,有人在皇太后与令贵太妃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,是谁会这样做呢?子安根据原主残留的一些记忆,得知令贵太妃是摄政王慕容桀的生母,已经住在了摄政王府,而皇太后与令贵太妃又是亲姐妹,娥皇女英共事一夫。皇太后这些年已经不怎么理事,后宫的事情全部交给了皇后,所以,才造就了皇后独大的局面。

  她们过来的目的若是针对自己,那就太不妙了。

  令贵太妃厉声道:“抬起头说话!”

  子安依言缓缓地抬起头,映入眼帘的是一双锐利异常的眸子,她的面容沉着威严,眉心凝成一个川字,倒不是因蹙眉造成,而是长年累月拉着脸皱着眉头造成的。

  子安觉得,她是完全抢了皇太后的锋芒,皇太后纵然是冷着脸,可站在她的身边,却让人有种慈眉善目的错觉。

  “是你让梁王移来此处的?”贵太妃再厉声质问。

  子安道:“回贵太妃的话,是臣女的主意。”

  贵太妃冷道:“你的主意?你的主意竟也能说得动皇后?你是什么东西?”

  皇后当下就回答说:“贵太妃,本宫没有同意,是王爷坚持为之。”

  皇后的态度不是很好,言下之意,就是说你儿子独断独行,没有征得她这个皇后的同意。

  慕容桀神色冷淡地道:“母妃,是儿子的主意。”

  贵太妃眼底透露着失望,“你的主意?你竟然如此荒唐?”

  慕容桀道:“儿子相信夏子安。”

  “相信她?”贵太妃不禁冷笑起来,“御医也都赞成搬过来吗?有病之人,在这四处通风的地方躺着,风又是这样的大,好端端的人都得病,莫说本就有病之人。”

  子安听这说话的态度,便知道他们母子的关系也不好,不禁头痛至极,这宫里的关系实在是太混乱了,做母亲的看不惯自己的儿子,兄弟的恨不得对方死,这宫里的水要比相府的更深啊。

  第三十章 醒来

  慕容桀听了贵太妃的话,解释道:“母妃,这夏子安懂得针灸之术,且十分精通,方才阿鑫已经闷过去了,幸好是她入宫才救醒,儿子认为,她的医术远在……”

  皇太后的咳嗽声,打断了慕容桀的话,贵太妃便立刻厉声道:“胡说八道,一个女子的医术,如何比御医的还精湛?不许胡闹了,赶紧把人送回去,别留在这里吹风。”

  子安顿时便明白过来,贵太妃并非是在呵斥摄政王,她是在保护摄政王,对梁王迁移到此,不满的是皇太后,皇太后也不允许一个女子为梁王医治,觉得她的医术不如御医。

  贵太妃担心儿子会得罪皇太后,所以,便以母亲的身份逼他把梁王送回去,免得要承担后果。

  子安确实是低估了宫中局势的复杂性,她本来以为只要皇后同意她为梁王医治,剩下的就是治疗问题,没想到后来皇后不同意她,反而是摄政王配合了她的方案,以为妥当,却没想到又杀出个皇太后来。

  她抬起头,只见慕容桀那俊美坚毅的脸庞已经笼上了一层阴霾。

  慕容桀道:“人刚搬过来,又挪走,这一路颠簸就够他受的了,夏子安说他很快就会醒来,暂且等一下,等他醒来之后再做打算。”

  贵太妃看了一眼皇太后的脸色,皇太后神色十分的不悦,但是并不言语,只是坐在榻前,伸手抚摸着梁王的脸庞。

  贵太妃道:“不可耽误,赶紧送回去吧,夏子安说会醒来,御医怎么说呢?”

  说完,她看向院判,“梁王是否一会就醒来?”

  院判犹豫了一下,回答说:“贵太妃,梁王殿下昏睡有一个多时辰了,应该差不多会醒来了。”

  其实他不知道,但是他既然答应了子安要尽力配合,如今也只能这样说了。

  皇太后缓缓地抬起头,面无表情地道:“既然连院判都这样说,那就再等一刻钟吧,一刻钟后若不醒来,马上送回去。”

  子安暗暗着急,这哪里能说规定时间醒来?有些人在大发作之后,会昏睡一天,情况是因人而异的。

  皇太后说完之后,看着子安,“你就是悔婚梁王的相府千金夏子安?”

  她的话不徐不疾,也仿佛没带什么情绪,但是子安抬着头,能清晰看到她眼底的厌恶。

  子安道:“回皇太后的话,臣女正是夏子安。”

  “你师从何人?”皇太后又问,声音已然是有些不悦了。

  这个问题,没有人问起,甚至连子安自己都不曾想过要解释这个问题。

  急乱中想起在袁氏的藏书中曾见到一本金针术,这本金针术是装订版本,著作人是温意,书中也有温意的简介,但是并不全面,她是梁国的皇后,但是,到底死了没有,她不知道。